作者:湖泊/Hubird

「微笑單車上路」的理念由高雄傳遞至臺北,我剛好有在整理一些腳踏車報導可以提供給大家,經由事件的回顧,每個人都能建立起自己的論述,對於腳踏車路權的認知也將更為明確。

檔案下載:
http://hubird.myweb.hinet.net/cycling.rar

壓縮檔內有十個檔案,都是與腳踏車有關新聞報導,議題包括:
臺北市縣自行車騎乘-停放與失竊、臺北縣市河濱自行車道
臺北縣市都市自行車騎乘-安全、河濱公園、騎乘活動
法制與設計缺失-河濱自行車道、國際無車日&世界地球日
腳踏車 & 藍色公路 & 捷運 & 鐵路、環島千里步道 & 健走

已整理成選單,請按住Ctrl,用滑鼠點選
最後新聞日期為2007/10/16
-----------------------------------------------

臺北市交通局與體育處從85、86年開始,幾乎年年都有腳踏車活動舉辦,腳踏車道的發展重心也一直是以河濱為主(1),各縣市也紛紛效法,依各地特色建置遊憩性路線,2006年臺北市縣藉由牽引道串聯250km的河濱腳踏車道,千里步道的理念也成功影響當時的行政院長蘇貞昌(2),蘇要求體委會、營建署、交通部等部會針對各地腳踏車道的闢建進行研究,希望能編織起全台路網,但就規劃內容來看,仍是以休憩的規劃為主要。

在市區通勤環境的限制下,產業界、各縣市體育會、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自行車騎士協會、俱樂部社團、出版業等單位,仍從體育競賽、休閒、運動等面向帶領起腳踏車騎乘的風氣,於是騎腳踏車追尋快樂的人多了,通勤者也多了,臺北市縣願意花900萬辦無車日相關活動,往後每年各縣市都有自行車日,雖說熱鬧非凡,但資源有沒有用在適切的地方呢?從參與民眾的人數來看,明顯不是為了領紀念品而來,是由這活動本身的意義所引領。

腳踏車使用者都能深深體會路權不足、車流混雜、道路設計不佳、空氣汙染等問題,也一定都有過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經驗,具有環保色彩的團體組織除了在422地球日串聯上街呼籲減碳,並針砭政府施政、具體會勘道路、擬定建議來提供相關政府部門參考,千里步道中心在7/17將所彙整的「民間團體對交通政策的建議書」送交通部(3),被認為多不可行,交通部表示將擬定自行車政策白皮書,並修正自行車相關規定。臺北市交通局長8/19日表示,現階段將專心規劃捷運到社區、市區到河濱的車道,若年底中央修法未有具體結果,市府仍會自行訂立規範。然中央所構想的一公尺「隱形車道」極不合理,完全背離民眾的需求,面對臨停、公車、小黃的襲擊,此規定將使得腳踏車族更形弱勢,若執意施行,終將引發民怨,請修法人員三思。

註一:臺北市交通局所完成與規劃中的市區腳踏車道
http://www.bote.taipei.gov.tw/Images/%B8%7D%BD%F1%A8%AE%B9D%B2%7B%AAp.pdf
各位有空可以幫忙做個健檢,有被汽機車亂停,或路線標示不清,可以試著向市長信箱、交通管制工程處反應看看

註二:蘇貞昌於臺北縣長任內即大力推動河濱高灘地整治與河濱腳踏車道的闢建

註三:建議書內容:
http://www.tmitrail.org.tw/TC/Page_Show.asp?Page_ID=64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S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