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文政,資深新聞工作者)

為了響應國際無車日,許多縣市都熱熱鬧鬧地舉辦自行車上街活動,機汽車都封鎖在區域外,創造一個只有單車騎士縱橫的虛擬世界,但畢竟無車世界只存在此時此地,想要追求天下無車的樂活環保世界,那是不可能的,交通管制時間一過,現實重現,單車族仍是無路可走!

曾經是台灣地面上最活躍的交通工具,現在已經是地表最弱的恐龍族,雖然拜抗地球暖化的環保觀念,休閒健身的生活型態,再加上全球第一的自行車產業支持,台灣自行車運動成為最in的活動,政府也想盡一份力,但顯然政府是使錯了力。

縣市政府的無車日活動只有熱鬧不見門道,活動一過自行車又有如過街老鼠,無路可走,自行求生。交通單位構想的「隱形車道」是一個不上道的創意發想,那是一個路旁停車空間、機車、計程車和公共汽車交錯進出載客的車道,政府提供的是一件「國王的新衣」,自行車騎士看不到也享受不到,自行車上隱形車道還是汽機車橫行的危險世界,安全看不到。

自行車是一介於人力和機動車輛兩棲邊緣體,過去大家多視自行車等同接近行人的人力車種,但現在政府想將其界定較接近於機動車輛,政府無力開闢獨立單車道,卻將一切規範如安全帽、護具設備和行車方式都準車輛化。殊不知過去自行車還可上人行道尋求庇護,現在強制將自行車推向機動車道的虎口,單車騎士死傷人數只會增加,絕不會減少。

政府要減少自行車死傷,保護單車族,應改變定位,將自行車回歸接近於行人,善用台灣都會區許多兼有騎樓和人行道特色,讓騎樓供行人行走,騎樓外的人行道設為單車優先車道,就可創造出許多自行車道,各種車輛各自獨立,車禍機率才有可能下降。只有自行車能安全無虞地上路,才有可能創造「少車的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S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